笔下超生 bǐ xià chāo shēng

abcd式
拼音bǐ xià chāo shēng
注音ㄅㄧˇㄒㄧㄚˋㄔㄠㄕㄥ
繁体筆下超生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文思枯竭
  • 笔下无神
  • 才思贫乏
笔下超生的解释
形容文笔出色,超出常人,常用来赞扬作家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出处

1.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2.

出自《南齐书·文学传论》,原指作家在写作中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寓意
强调作家或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人们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
列子

1.

这位作家笔下超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2.

他的诗歌笔下超生,每一首都让人耳目一新。

3.

她的小说笔下超生,充满了奇思妙想。

4.

这位画家的画作笔下超生,充满了生命力。

5.

他的书法作品笔下超生,深受大家喜爱。

6.

果照此说,我实在应该谢谢你~了。 ★巴金《家·附录二》

笔下超生的翻译
德语
ausgezeichnetes Schreiben
日语
筆が生きている
法语
écriture exceptionnelle
英语
superb writing
笔下超生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同本义。
3:笔法。曲笔,伏笔。
4:书写;记载。
5: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xià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7:地表之下。
8:里面。
9:旧时时间单位,相当于“点”。
10:指时间、处所、范围。
11:位在下的人。
12:下来。
13:落下;降下。
14:弯屈。
15:卸下。
16:发表、宣告。
17:去;到。
18:做饭。
19:夺得、攻取、占领或攻占。
20:又如:连下数城。
21:歇宿;收留。
22:又如:下人(旅店安排客人住宿);下处(住所;旅店);下店。
23:投降。
24:又如:下气(说求饶的话);下腰(弯腰。比喻屈服)。
25:居人之下;谦让。
26:又如:下人(居于人下);下顾(照顾;关照);下气(恭敬顺从)。
27:安扎。
28:拍。
29:身分、地位低。
30:次序或时间在后。
chāo
1:(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同本义。
3:提拔;擢升。
4:超过;胜过。
5:超脱,超凡。
6:远;遥远。
7:惆怅,若有所失。
shē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7:制造。
8:生产;制作。
9:生命。
10:人的一生。
11:生活。
12: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13: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14:妓女。
15:俘虏。
16: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17: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18:资质;禀赋。
19:天生,生来。
20:生的,未煮熟的。
21:新鲜的。
22:生疏。
23:具有活力的。
24:很、甚、极其。
25:姓。

笔下超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ǐ xià chāo shēng)。abcd式组合,笔下超生意思是:形容文笔出色,超出常人,常用来赞扬作家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强调作家或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人们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