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abcd式
拼音qì jí bài huài
注音ㄑㄧˋㄐㄧˊㄅㄞˋㄏㄨㄞˋ
繁体氣急敗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气急败坏的解释
形容人因愤怒或急躁而失去常态,显得十分焦急和狼狈的样子。
出处

1.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2.

出自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第五十回:“气得他气急败坏,火上加油。”
寓意
提醒人们在遇到紧急或愤怒的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因情绪失控而影响判断。
列子

1.

小明因为找不到作业本,气急败坏地翻箱倒柜。

2.

妈妈看到家里一片狼藉,气急败坏地训斥孩子。

3.

他因为错过了重要会议,气急败坏地抱怨交通堵塞。

4.

听到坏消息,气急败坏地摔了手里的杯子。

5.

比赛输了,教练气急败坏地批评队员的表现。

6.

那时~的样子,实是不堪入目。 ★清·吴趼人《瞎编奇闻》

气急败坏的翻译
德语
wütend und verzweifelt
日语
焦燥狼狽
法语
furieux et désemparé
英语
in a huff
气急败坏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同本义。
3: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4:空气。
5:气象。
6:气味。
7:呼吸;气息。
8:景象;气氛。
9:指人的元气。
10:指精神状态,情绪。
11:气焰;权势。
12: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13:用具,工具。
14:向人求讨。
1:(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紧,紧缩。
3:急躁,着急。
4:迫切;紧急。
5:疾速;快捷;匆忙。
6:指声音急促。
7:着急;使焦虑。
8:以…为急,关切;赶快帮助。
9:重视。
10:急难,危急的事。
11:假期;休假。
bài
1:(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2:同本义。
3:又。
4:损害;损伤。
5:失败;战败。
6:打败。使…战败。
7:腐烂变质。
8:破旧。
9:又。
10:衰落;破旧;凋谢。
11:灾年;荒年。
12:弊端;过失。
13:姓。
huài
1:(形声。从土,褱(huái)声。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从“土”。本义: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坏)。按:古代“坏”与“壞”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坏”,本读作pēi,是个从土、不声的形声字,指“未烧过的砖瓦、陶器”。现在“壞”简化为“坏”)。
2:同本义。
3:破坏;毁坏。
4:衰亡。
5:变质;变得不好或有害。
6:战败。
7:坏事,指官员被革职、查办。
8:坏分子的简称。

气急败坏,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qì jí bài huài)。abcd式组合,气急败坏意思是:形容人因愤怒或急躁而失去常态,显得十分焦急和狼狈的样子。 提醒人们在遇到紧急或愤怒的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因情绪失控而影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