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的解释
形容对荣辱得失看得非常淡泊,不因宠而喜,不因辱而惊。
出处
1.
《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2.
出自《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寓意
强调对荣辱的淡泊和心态的平和,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列子
1.
面对老板的批评,他宠辱若惊,依然保持着平和的心态。2.
她在比赛中输了,但宠辱若惊,继续努力训练。3.
他被选为班长时宠辱若惊,不骄不躁地履行职责。4.
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他宠辱若惊,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5.
在朋友圈中,他宠辱若惊,从不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宠辱若惊的翻译
德语
Ehre und Schande leicht nehmen
日语
寵辱驚かず
法语
prendre les honneurs et les disgrâces avec légèreté
英语
take honor and disgrace as lightly as a scare
宠辱若惊的字意分解
chǒng
1:(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2:同本义。
3:宠爱。
4:荣耀。
5:受宠爱的人。
rǔ
1:(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2:使…受辱;侮辱。
3:埋没。
4:谦词。承蒙。
5:压下去,挫。
6:隆重;厚。
7:黑。
8:湿润。
rě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jīng
1:(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动;震惊。
4:动。
5:惊慌,恐惧。
6:纷乱。

宠辱若惊,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ǒng rǔ ruò jīng)。abac式组合,宠辱若惊意思是:形容对荣辱得失看得非常淡泊,不因宠而喜,不因辱而惊。 强调对荣辱的淡泊和心态的平和,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