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枯 hé zhé zhī kū

abcd式
拼音hé zhé zhī kū
注音ㄏㄜˊㄓㄜˊㄓㄎㄨ
繁体涸轍之枯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涸辙之枯的解释
比喻因失去水源而干涸的车辙,常用来形容处境艰难或资源枯竭的情况。
出处

1.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飨而救翳桑之饿,此则故人之赐也。”

2.

出自《庄子·山木》,原文为'涸辙之鲋',后演变为'涸辙之枯'。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避免陷入困境,强调危机意识。
列子

1.

公司资金链断裂,到了涸辙之枯的地步。

2.

他因连续失败而感到自己已经到了涸辙之枯的境地。

3.

项目停滞不前,团队面临涸辙之枯的困境。

4.

失去工作后,他觉得自己陷入了涸辙之枯的绝境。

5.

在沙漠中迷路的他们,感到水源已经到了涸辙之枯的状态。

涸辙之枯的翻译
德语
ein trockener Furche
日语
干涸した轍
法语
un sillon asséché
英语
a dry rut
涸辙之枯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水,固声。本义:失去水而干枯)。
2:同本义。
3:竭;尽。
zhé
1:(形声。从车,徹(chè)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2:同本义。
3:车子。
4:道路。
5:途径;门路;路数,路子。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同本义。
3:弃市暴死。
4:干涸。
5:空。
6:干。
7:干瘦;憔悴。
8:枯朽的树木。
9:肉已烂尽的骸骨。

涸辙之枯,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é zhé zhī kū)。abcd式组合,涸辙之枯意思是:比喻因失去水源而干涸的车辙,常用来形容处境艰难或资源枯竭的情况。 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避免陷入困境,强调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