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义而徙 wén yì ér xǐ

abcd式
拼音wén yì ér xǐ
注音ㄨㄣˊㄧˊㄦˊㄒㄧˇ
繁体聞義而徙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闻义而徙的解释
听到仁义之言便感动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示对道义的尊重和追求。
出处

1.

《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

《论语·里仁》:'见义不为,无勇也。'后演变为'闻义而徙',意为听到义理便改变自己。
寓意
强调对道义的追求和尊重,鼓励人们在听到正义之言后积极改变自己。
列子

1.

小明在听了老师的教导后,闻义而徙,决定改正自己的错误。

2.

听到朋友的建议,小丽闻义而徙,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3.

老张在听完讲座后,闻义而徙,决定开始环保的生活方式。

4.

小红听到同学讲述诚信的重要性后,闻义而徙,决定不再说谎。

5.

大伟在听到长辈的劝诫后,闻义而徙,决定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闻义而徙的翻译
德语
durch Gerechtigkeit bewegt
日语
義に動かされて
法语
touché par la justice
英语
moved by righteousness
闻义而徙的字意分解
wén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3:听说;知道。
4:传布,传扬。
5:闻名,出名。
6:嗅;嗅到。
7:询问;问候。
8:知识;见闻。
9: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10:声望;威望。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
7: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1:(形声。从辵(chuò),止声。本义:迁移)。
2:同本义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动)。
3:改变,变化。
4:贬谪。
5:搬走,搬开。
6:调职。

闻义而徙,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én yì ér xǐ)。abcd式组合,闻义而徙意思是:听到仁义之言便感动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示对道义的尊重和追求。 强调对道义的追求和尊重,鼓励人们在听到正义之言后积极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