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浃背 hàn chū jiā bèi

abcd式
拼音hàn chū jiā bèi
注音ㄏㄢˊㄔㄨㄐㄧㄚㄅㄟˋ
繁体汗齣浹背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汗出浃背的解释
形容出汗很多,汗水湿透了背部,形容非常辛苦或天气非常热。
出处

1.

汉·刘向《续列女传·杨夫人》:“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浃背。”

2.

出自《庄子·达生》中的“汗出浃背”一词,原意是指锻炼身体出汗很多。
寓意
强调辛勤劳动或环境的炎热,表现出人的努力和付出。
列子

1.

他在炎热的夏天干活,汗出浃背,感觉非常辛苦。

2.

运动员在比赛中努力拼搏,汗出浃背,最终取得了胜利。

3.

搬家时,他汗出浃背地搬运家具,累得气喘吁吁。

4.

工人在烈日下修路,汗出浃背,令人感动。

5.

他在健身房锻炼了一个小时,汗出浃背,感觉非常畅快。

6.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汗出浃背的翻译
德语
stark schwitzen
日语
汗だく
法语
transpirer abondamment
英语
sweating profusely
汗出浃背的字意分解
hán
1: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hàn
1:(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3: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4:出汗;使出汗。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jiā
1:(形声。从水,夹声。本义:湿透)。
2:同本义。
3:通达,理解。
4:整个儿的。
5:融洽。
bēi
1:人用脊背驮。
bèi
1:(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2:同本义。
3:事物的后面或反面。
4:又。
5:正北堂屋。
6: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
7:转过身;背过。
8:反叛;背弃;违背。
9:离开。
10:避开,不让别人知道。

汗出浃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àn chū jiā bèi)。abcd式组合,汗出浃背意思是:形容出汗很多,汗水湿透了背部,形容非常辛苦或天气非常热。 强调辛勤劳动或环境的炎热,表现出人的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