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影附声 fù yǐng fù shēng

abac式
拼音fù yǐng fù shēng
注音ㄈㄨˋㄈㄨˋㄧㄥˇㄈㄨˋㄈㄨˋㄕㄥ
繁体坿坿影坿坿聲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附影附声的解释
形容影子和声音都附着在某物上,常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状态的逼真和传神。
出处

1.

清·钮琇《觚剩·惠士陈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说痴说梦,无非附影附声。”

2.

出自《庄子·齐物论》:'附之以夫子之声',后演变为成语'附影附声'。
寓意
强调表现技艺的高超和逼真,传达一种艺术的美感和感染力。
列子

1.

小朋友们看到动画片里的人物附影附声,笑得开心极了。

2.

舞台上的演员表演得附影附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戏剧之中。

3.

新出的电子游戏角色设计得附影附声,玩家们都忍不住赞叹。

4.

这个木偶戏的表演者技艺高超,木偶的动作和声音都附影附声。

5.

听到老朋友模仿昔日老师的口吻和动作,真是附影附声,让人忍俊不禁。

附影附声的翻译
德语
Schatten und Klang angehaftet
日语
影と音が付随する
法语
ombre et son attachés
英语
shadow and sound attached
附影附声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2:沾着,附着。
3:依傍;依附。
4:归附。
5:佩带。
6:靠近。
7:增益。
8:捎带;寄。
9:(fǔ)。体恤,抚慰。
10:树木外表的粗皮。
11:中草药“附子”的简称。
12:脏腑。
13:姓。
yǐng
1:(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2:同本义。
3:字本作“景”。
4: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5:假冒。
6:隐藏。
7:照射。
8:晃动。
1:(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2:沾着,附着。
3:依傍;依附。
4:归附。
5:佩带。
6:靠近。
7:增益。
8:捎带;寄。
9:(fǔ)。体恤,抚慰。
10:树木外表的粗皮。
11:中草药“附子”的简称。
12:脏腑。
13:姓。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附影附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yǐng fù shēng)。abac式组合,附影附声意思是:形容影子和声音都附着在某物上,常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状态的逼真和传神。 强调表现技艺的高超和逼真,传达一种艺术的美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