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

abcd式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注音ㄐㄧㄤˋㄋㄩˇㄓㄇㄛˋ
繁体強弩之末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强弩之末的解释
比喻力量已经衰竭,形容人或事物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再也无力继续下去。
出处

1.

《史记·韩安国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汉书·韩安国传》:“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2.

出自《孟子·尽心上》:'今夫弩之强也,人力尽而后能至焉。'后演变为'强弩之末'。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资源和精力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消耗导致无力回天。
列子

1.

经过长时间的比赛,小李已经感到力不从心,真是强弩之末了。

2.

这个项目已经拖了好几个月,现在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再不完成就麻烦了。

3.

他虽然努力坚持,但身体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无法继续工作。

4.

这个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力越来越弱,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

5.

经过一整天的徒步旅行,大家都到了强弩之末,只想赶紧休息。

6.

至于军阀,那是~了。 ★欧阳山《三家巷》二四

强弩之末的翻译
德语
erschöpfte Kraft
日语
強弩の末
法语
force épuisée
英语
spent force
强弩之末的字意分解
jiàng
1:倔强;固执。
2:僵硬。
qiáng
1:(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同本义。
3:襁褓。
4:(通彊。弱的反义词)。
5:弓有力。
6:强盛;势力大。
7:强健;健壮,有力。
8:刚强;坚决。
9:强横。
10:强暴。
11:优越;好。
12:略多于…的。
13:强有力的弓。
14:强者。
15:使强,加强。
16:姓。
qiǎng
1:强制,强迫。
2:劝勉。
3:勉强。
4:竭力;尽力。
1:(形声。从弓,奴声。本义:用械发箭的弓)。
2:同本义。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同本义。
3: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4: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5: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
6:末期;晚年。
7:细的粉末。
8: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9:卑微。
10:低级。
11:微不足道。
12:细,小。
13:肤浅。
14:抹拭。
15:姓。

强弩之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áng nǔ zhī mò)。abcd式组合,强弩之末意思是:比喻力量已经衰竭,形容人或事物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再也无力继续下去。 提醒人们要注意资源和精力的合理分配,避免过度消耗导致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