硁硁之信的解释
形容对某事非常执着或坚持的信念,通常带有固执或顽固的意思。
出处
1.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硁硁然小人哉”,后演变为“硁硁之信”来形容执着的信念。寓意
强调执着和坚持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避免过分固执而错失机会。
列子
1.
他在研究中表现出硁硁之信,坚持自己的理论不轻易改变。2.
尽管大家都劝他放弃,他依然硁硁之信地继续自己的计划。3.
她的硁硁之信让团队成员感到既敬佩又无奈。4.
他因为硁硁之信而错过了许多新的机会。5.
即使面对失败,他依然硁硁之信地坚持自己的信念。6.
相国之专,予所知也。主公犹执~,隐忍不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六回硁硁之信的翻译
德语
sture Glaube
日语
頑固な信念
法语
foi obstinée
英语
stubborn faith
硁硁之信的字意分解
kēng
1:刚劲有力的击石声。
kēng
1:刚劲有力的击石声。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硁硁之信,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éng kēng zhī xìn)。aabb式组合,硁硁之信意思是:形容对某事非常执着或坚持的信念,通常带有固执或顽固的意思。 强调执着和坚持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避免过分固执而错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