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bīng hòu sān chǐ, fēi yī rì zhī hán

abcd式
拼音bīng hòu sān chǐ, fēi yī rì zhī hán
注音ㄅㄧㄥㄏㄡˋㄙㄢㄔㄜˇㄈㄟㄧㄖˋㄓㄏㄢˊ
繁体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解释
形容某事物的形成或某种结果的出现,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或逐渐发展而成的,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
出处

1.

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2.

出自《吕氏春秋·孟冬纪·不屈》:'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寓意
强调任何事物的成功或结果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
列子

1.

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就像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2.

学习一门外语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3.

这幅画的完成是经过多年练习的结果,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4.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需要不断的积累,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5.

这座建筑的建造过程漫长而艰辛,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6.

这中原天气十分冷,~也。 ★明·朱有燉《赛娇容》第四折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翻译
德语
Drei Fuß dickes Eis bildet sich nicht an einem Tag.
日语
氷が三尺の厚さになるのは、一日の寒さではありません。
法语
La glace de trois pieds d'épaisseur ne se forme pas en un jour.
英语
Three feet of ice does not form in a single day.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字意分解
bīng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
hòu
1:(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2:同本义。
3: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距离大的。 与“薄”相对。
4:大。
5:丰厚。
6:重;多。
7:忠厚。
8:深。
9:深厚。
10:财富。
11:优待;推崇。
sān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3:表示多数或多次。
4:指三颗星。
5:姓。
chě
1: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如“工尺”。
chǐ
1:(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2: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3:喻短小或狭小的。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īng hòu sān chǐ, fēi yī rì zhī hán)。abcd式组合,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意思是:形容某事物的形成或某种结果的出现,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或逐渐发展而成的,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 强调任何事物的成功或结果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