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家之光的解释
形容某人或某物是家庭的骄傲和荣耀。
出处
1.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2.
出自现代汉语,没有明确的文献出处。寓意
强调个人成就对家庭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为家庭争光。
列子
1.
小明的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全家人都觉得他是邦家之光。2.
她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大家都说她是邦家之光。3.
他创办的企业不仅成功,还积极参与公益,被誉为邦家之光。4.
在社区的义工活动中,他表现突出,被大家称为邦家之光。5.
她在学术界的成就让家人感到非常骄傲,被称为邦家之光。邦家之光的翻译
德语
der Stolz der Familie
日语
家族の誇り
法语
la fierté de la famille
英语
the pride of the family
邦家之光的字意分解
bāng
1:(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同本义。
3: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4:泛指国家。
5:国都,大城镇。
6:泛指地方。
7:封,分封。
8:姓。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gū
1:
jie
1:词尾。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guā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同本义。
3:色泽;光彩。
4:荣耀;昭著。
5:光阴,时光。
6:景色。
7:称人来访的敬词。
8:光明,明亮。
9:光滑。
10:裸露。
11:(guǎng)。广大,宽阔。
12:照耀。
13:增辉,发扬光大。

邦家之光,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āng jiā zhī guāng)。abac式组合,邦家之光意思是:形容某人或某物是家庭的骄傲和荣耀。 强调个人成就对家庭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为家庭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