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沾背的解释
形容出汗很多,汗水浸湿了背部,通常用来描述天气炎热或劳动辛苦。
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其中提到诸葛亮在炎热的夏天指挥作战时,汗出沾背。寓意
强调辛勤劳动或天气炎热的自然现象,体现出人的努力和付出。
列子
1.
在烈日下工作了一天的农民工,汗出沾背地回到家中。2.
运动员在比赛中拼尽全力,汗出沾背地冲过终点线。3.
炎热的夏天,小明在户外玩耍,很快就汗出沾背了。4.
厨师在高温的厨房里忙碌了一整天,汗出沾背地准备晚餐。5.
园丁在修剪花园时,汗出沾背地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汗出沾背的翻译
德语
Schweiß, der den Rücken durchnässt
日语
汗が背中を濡らす
法语
transpiration trempant le dos
英语
sweat soaking the back
汗出沾背的字意分解
hán
1: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hàn
1:(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3: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4:出汗;使出汗。
chū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
7:使出;拿出;取出。
8:发出,发布。
9:逃亡。
10: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zhān
1:古水名。
2:淇水支流。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东流入河南省,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
3:假借为“霑”。浸润;浸湿。
4:接触。
5:熏陶;感化。
6:雨水浸湿。
7:比喻恩泽沾润。
bēi
1:人用脊背驮。
bèi
1:(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2:同本义。
3:事物的后面或反面。
4:又。
5:正北堂屋。
6:背部对着或后部靠着。
7:转过身;背过。
8:反叛;背弃;违背。
9:离开。
10:避开,不让别人知道。

汗出沾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àn chū zhān bèi)。abcd式组合,汗出沾背意思是:形容出汗很多,汗水浸湿了背部,通常用来描述天气炎热或劳动辛苦。 强调辛勤劳动或天气炎热的自然现象,体现出人的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