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之地的解释
指是非分明的地方,常用来形容公正、清明的环境。
出处
1.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2.
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寓意
强调公正和清明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要坚持正义。
列子
1.
在公司里,他总是能够做到是非之地,深受大家的信任。2.
小区的物业管理非常公正,堪称是非之地。3.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学生的处理方式是是非之地。4.
家庭内部的矛盾处理得当,家中成了是非之地。5.
在朋友圈中,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是非之地的人。6.
~不宜久留。是非之地的翻译
德语
ein Ort der Gerechtigkeit
日语
正義の場所
法语
un lieu de justice
英语
a place of justice
是非之地的字意分解
shì
1:(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同本义。
3:对的,正确的。
4:此,这。
5: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6:遵从,以为法则。
7: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8: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9:表示让步。
10:表示肯定 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11:“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12: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平时太骄傲了。
13:或者。
14: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15: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16:帮助宾语提前。
17:姓。
fēi
1:(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同本义。
3:责怪;非难;反对。
4:讨厌。
5:讥刺。
6:(fěi)。诽谤,诋毁。
7:∮秩?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8:躲开。
9:无;没有。
10:不对;错误。
11:相当于“不”、“不是”。
12:不真实。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是非之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fēi zhī dì)。abcd式组合,是非之地意思是:指是非分明的地方,常用来形容公正、清明的环境。 强调公正和清明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要坚持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