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 bù sù zhī kè

abcd式
拼音bù sù zhī kè
注音ㄅㄨˋㄙㄨˋㄓㄎㄜˋ
繁体不速之客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有约而至
  • 应邀而至
  • 事先通知
不速之客的解释
指没有被邀请或预料到的客人,突然来访的人。
出处

1.

《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2.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后演变为不速之客的含义。
寓意
提醒人们要做好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
列子

1.

周末我们在家聚会,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2.

本来想一个人安静地看书,结果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我不得不招待他们。

3.

我们正在准备晚餐,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我们不得不临时增加饭菜。

4.

本来计划好了一场浪漫的晚餐,结果不速之客的到来让气氛变得尴尬。

5.

我们正在开会,突然来了几个不速之客,打断了我们的讨论。

6.

这样出乎意外的~,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

不速之客的翻译
德语
ungeladener Gast
日语
不意打ちの客
法语
invité non désiré
英语
uninvited guest
不速之客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形声。从辵(chuò),束声。本义:速度快)。
2:同本义。
3:字亦作“遬”。
4:加速,加快。
5:邀请。
6:招致。
7:催促。
8: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2:同本义。
3:以客礼相待。
4:来宾,宾客。
5:旅客;旅居他乡的人。
6: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7: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
8: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9:商贩,行商。
10:泛指某人。
11:鬼怪。
12:食客,门客。
13: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不速之客,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sù zhī kè)。abcd式组合,不速之客意思是:指没有被邀请或预料到的客人,突然来访的人。 提醒人们要做好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