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以民为本的解释
强调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核心。
出处
1.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
出自《孟子·尽心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后演变为'邦以民为本'。寓意
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列子
1.
在社区活动中,大家都体现出邦以民为本的精神,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2.
学校的管理理念体现了邦以民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
公司在制定政策时,始终坚持邦以民为本的原则,关注员工的福利。4.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秉持邦以民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的意见。5.
环保组织在推动环保行动时,强调邦以民为本,鼓励公众参与。6.
~,鱼饥费香饵。 ★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邦以民为本的翻译
德语
Der Staat nimmt das Volk als Grundlage
日语
国家は民を根本とする
法语
L'État prend le peuple comme fondement
英语
The state takes the people as its foundation
邦以民为本的字意分解
bāng
1:(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同本义。
3: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4:泛指国家。
5:国都,大城镇。
6:泛指地方。
7:封,分封。
8:姓。
y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邦以民为本,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āng yǐ mín wèi běn)。abac式组合,邦以民为本意思是:强调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核心。 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