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识 sù bù xiāng shí

abcd式
拼音sù bù xiāng shí
注音ㄙㄨˋㄅㄨˋㄒㄧㄤˋㄕˊ
繁体素不相識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素不相识的解释
指彼此之间素来不认识,没有交往。
出处

1.

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为你寄书,因而戏言,岂意遂为眷属。”

2.

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他与我素不相识,何得如此?”
寓意
提醒人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保持警惕,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帮助。
列子

1.

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他在危难时伸出了援手。

2.

在车站,我遇到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帮我找回了丢失的包。

3.

这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竟然送给我一束鲜花。

4.

素不相识的两人,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成为了朋友。

5.

在公园里,我和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聊了很久。

6.

船儿只管乘风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的他乡。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八》

素不相识的翻译
德语
völlig Fremde
日语
全く面識がない
法语
des étrangers complets
英语
complete strangers
素不相识的字意分解
1:(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同本义。
3:用作写字的丝绸或纸张。
4:又指用绢帛纸张写的书籍或信件。
5:本质;本性。
6:蔬菜瓜果等副食。
7:旧交。
8:姓 。三国魏有素利。
9:白色,雪白。
10:质朴;不加装饰。
11: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12:平素,往常,旧时。
13:寒素,低微。
14:诚心的,真情的。
15:预先。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xiāng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7:表他称。
8:相差。
xiàng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7:选择。
8: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9:像。
10:人的外貌,相貌。
11:官名。
12: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13: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1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15:古代的一种乐器。
16:农历七月的别名。
17: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8:引盲人行走的人。
shí
1:(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2:同本义。
3:认识。
4:赏识。
5:感觉;识别;辨别。
6:见识;知识。
7:相知的朋友。
8:思想或意识。
9:刚才。
10:姓。
zhì
1:旗帜
2: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3:标记。
4:加上标记
5:记住。

素不相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ù bù xiāng shí)。abcd式组合,素不相识意思是:指彼此之间素来不认识,没有交往。 提醒人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保持警惕,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