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事制宜的解释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或方法,灵活应对。
出处
1.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世俗岁殊,时变日化,遭事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2.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为“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后人引申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寓意
强调灵活应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体现出智慧和应变能力。
列子
1.
在野外露营时,我们要根据天气情况遭事制宜,选择合适的露营地点。2.
在做菜时,厨师需要根据食材的新鲜程度遭事制宜,调整烹饪方法。3.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遭事制宜,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4.
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我们要根据地形条件遭事制宜,选择合适的路线。5.
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夫妻双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遭事制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遭事制宜的翻译
德语
sich den Umständen anpassen
日语
状況に応じて対応する
法语
s'adapter aux circonstances
英语
adapt to circumstances
遭事制宜的字意分解
zāo
1:(形声。从辵(chuò),曹声。本义:遇见,碰到)。
2:同本义(多指碰到不幸的事)。
3:受到;遭受。
4: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气。
5:次,回。
6:一圈,一场。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zhì
1: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2:同本义。
3:制定,用文字规定。
4:控制;制服。
5:又。
6:又。
7:抑制,限制,忍住。
8:裁决,决断。
9:抵押。
10:规章,制度。
11:又。
12:式样。
13:规模。
14:守父母之丧为制。
15:帝王的命令。也指法令。
16:(会意。从衣从制。本义:裁制衣服)。
17:同本义。
18:制造,制作器物。
19:作品,文章。
20:式样。
yí
1:(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2:煮熟可吃的肉。
3: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4:适宜的事。
5:法度,标准。
6:(yì)。合理的道理、行为。
7: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8:当然。
9:大概。

遭事制宜,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āo shì zhì yí)。abcd式组合,遭事制宜意思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或方法,灵活应对。 强调灵活应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体现出智慧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