嗛嗛之德 dān dān zhī dé

abac式
拼音dān dān zhī dé
注音ㄓㄉㄜˊ
繁体嗛嗛嗛嗛之惪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品行不端
  • 道德败坏
  • 为人卑劣
嗛嗛之德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值得尊敬。
出处

1.

《国语·晋语一》:“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也。”

2.

出自《孟子·尽心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斯仁之端也;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斯嗛嗛之德也。'
寓意
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要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列子

1.

老师常以嗛嗛之德来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2.

他以嗛嗛之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3.

在社区活动中,他展现出嗛嗛之德,深受大家喜爱。

4.

公司里,大家都佩服他的嗛嗛之德,愿意和他共事。

5.

她用嗛嗛之德影响了周围的朋友,帮助他们成长。

嗛嗛之德的翻译
德语
edle Tugend
日语
高潔な徳
法语
vertu noble
英语
noble virtue
嗛嗛之德的字意分解
qiān
1:谦虚。
qiǎn
1:猴鼠之类的颊囊。
xián
1:用嘴含。
2:怀恨。
3:歉收;不足。
4:谦虚。
5:满足;快意
qiān
1:谦虚。
qiǎn
1:猴鼠之类的颊囊。
xián
1:用嘴含。
2:怀恨。
3:歉收;不足。
4:谦虚。
5:满足;快意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7:福。

嗛嗛之德,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ān dān zhī dé)。abac式组合,嗛嗛之德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值得尊敬。 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要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