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 yǔ zhòng bù tóng

abac式
拼音yǔ zhòng bù tóng
注音ㄩˊㄓㄨㄥˋㄅㄨˋㄊㄨㄥˊ
繁体與衆不同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与众不同的解释
形容与众不同的特质或行为,强调个性和独特性。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2.

《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於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以哉?'曰:'子夏曰:与其进也,宁固;与其退也,宁速。''
寓意
鼓励人们保持个性,勇于创新,不随波逐流。
列子

1.

他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与众不同,常常让人耳目一新。

2.

她的穿着风格与众不同,总是引领时尚潮流。

3.

这个团队的解决方案与众不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4.

他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常常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5.

她的演讲内容与众不同,深深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

6.

从他~的解题思路中,看出他很聪明。

与众不同的翻译
德语
von anderen verschieden
日语
他と違う
法语
différent des autres
英语
different from others
与众不同的字意分解
1:(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2:同本义。
3:交往;交好。
4:奖赏。
5:帮助;援助。
6:随从;随着。
7:等候,等待。
8:允许。
9:交付,偿还。
10:亲近。
11:党与;朋党。
12:盟国,友邦。
13:类;同类。
14:跟;和;及。
15:对于;于。
16: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1:参与。
1:
zhòng
1:(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同本义。
3:又。
4:又。
5:指诸事,万事。
6:指百官;群臣。
7:兵;军队。亦指丁壮可为兵者。
8:殷、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人。
9:佛家语。用以指教徒人数。
10:众多,与“寡”、“少”相对。
11:又。
12:又。
13:广泛;普遍。
14: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tóng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7:共同。到一处。
8: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叫“同”。
9:中国古代土地面积单位,地方百里为同。
10:中国古代爵一类的酒器。
11:引进共同行动者 。
12:给,为。
13:和,表示并列关系 。
14:姓。
tòng
1:——见“胡同”hútòng。

与众不同,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ǔ zhòng bù tóng)。abac式组合,与众不同意思是:形容与众不同的特质或行为,强调个性和独特性。 鼓励人们保持个性,勇于创新,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