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乱真 yǐ jiǎ luàn zhēn

abcd式
拼音yǐ jiǎ luàn zhēn
注音ㄧˇㄐㄧㄚˋㄌㄨㄢˋㄓㄣ
繁体以叚亂真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以假乱真的解释
指用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使人难以分辨真假。
出处

1.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2.

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几个字,也学得来以假乱真。'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假冒伪劣,保持对事物真伪的判断力。
列子

1.

这个仿制品做得非常精细,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2.

他画的假钞居然能以假乱真,真是令人惊讶。

3.

这个演员的表演太逼真了,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4.

这件仿古家具做工精湛,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5.

这个假新闻写得太像真的一样,简直可以以假乱真。

6.

如此办法,势必~,以少报多。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四卷

以假乱真的翻译
德语
als echt ausgeben
日语
偽物を本物と偽る
法语
faire passer pour authentique
英语
pass off as genuine
以假乱真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jiǎ
1:(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
2:同本义(跟“真”相反)。
3:代理,非正式。
4:借。兼指借出和借入。
5:租赁;雇佣。
6:凭借。
7:授予;给予。
8:宽容;宽饶。
9:赞美,表彰。
10:假设,如果。
11:暂且;权宜。
12:凭借。
13:当。
jià
1:休假。
xiá
1:远。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zhēn
1:(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乚(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2: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3:本性;本原。
4:身。
5:肖像,摹画的人像。
6:汉字楷书的别称。
7:古州名。
8:真实。与假、伪相对。
9:亦为佛教观念,与“妄”相对。
10:正。与副、邪相对。
11:精;淳。
12:本来的,固有的。
13:真诚;诚实,情感真切。
14:清楚;真切。
15:实在;的确。
16:姓。

以假乱真,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ǐ jiǎ luàn zhēn)。abcd式组合,以假乱真意思是:指用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使人难以分辨真假。 提醒人们要警惕假冒伪劣,保持对事物真伪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