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不翦的解释
茅茨不剪指的是茅草屋顶不修剪,形容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
出处
1.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2.
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茅茨不剪,黍稷不鬻。匪君子兮,黍稷不食。”寓意
强调简朴的生活态度和不追求奢华的美德。
列子
1.
他住在乡下,茅茨不剪,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2.
尽管家境富裕,他依然坚持茅茨不剪的生活方式。3.
茅茨不剪的生活让他感到无比自由和快乐。4.
在那个小村庄里,茅茨不剪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5.
她选择茅茨不剪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的宁静。6.
~,易层巢于故事。 ★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茅茨不翦的翻译
德语
einfach unter einem Reetdach leben
日语
茅葺きの屋根で質素に暮らす
法语
vivre simplement sous un toit de chaume
英语
living simply with a thatched roof
茅茨不翦的字意分解
máo
1:(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2:同本义。
3: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
4:姓。
cí
1:(形声。从艸,次声。本义:用芦苇、茅草盖屋顶) 同本义。
2:用芦苇、茅草盖的屋顶。
3:蒺藜。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ǎn
1:初生的羽毛。
2:剪整齐。
3:割截;杀戮。
4:削减。
5:姓。

茅茨不翦,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ái cí bù jiǎn)。abcd式组合,茅茨不翦意思是:茅茨不剪指的是茅草屋顶不修剪,形容生活简朴,不追求奢华。 强调简朴的生活态度和不追求奢华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