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及防 fáng bù jí fáng

abcd式
拼音fáng bù jí fáng
注音ㄈㄤˊㄈㄤˊㄅㄨˋㄐㄧˊㄈㄤˊㄈㄤˊ
繁体防防不及防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防不及防的解释
形容来得突然,防不胜防,措手不及。
出处

1.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7回:“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2.

出自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防不及防的一声响'。
寓意
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面对突发情况要有应变能力。
列子

1.

下雨来得防不及防,我们都没带伞。

2.

他突然提出辞职,大家都防不及防。

3.

比赛中对方的进攻防不及防,我们输了。

4.

她防不及防地被绊了一跤。

5.

这个消息来得防不及防,让人措手不及。

6.

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

防不及防的翻译
德语
überrumpelt
日语
不意打ち
法语
pris au dépourvu
英语
caught off guard
防不及防的字意分解
fáng
1:(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同本义。
3:地名。
4: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5: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6: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7:住室。
8:筑堤。
9:防止;防备。
10:防守;防御;防卫。
11: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2:同本义。
3:至,达到。
4:待,等到。
5:遭受。
6:比得上,能与…相比。
7:连累;关联。
8:供应。
9:趁。
10:和,与。
1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12:——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1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14:姓。
fáng
1:(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同本义。
3:地名。
4: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5: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6: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7:住室。
8:筑堤。
9:防止;防备。
10:防守;防御;防卫。
11:姓。

防不及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áng bù jí fáng)。abcd式组合,防不及防意思是:形容来得突然,防不胜防,措手不及。 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面对突发情况要有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