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啼番语 hú tí fān yǔ

abcd式
拼音hú tí fān yǔ
注音ㄏㄨˊㄊㄧˊㄈㄢㄩˋ
繁体鬍嗁番語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胡啼番语的解释
比喻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形容外语或方言难以听懂。
出处

1.

唐·白居易《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拨拨絃絃意不同,胡啼番语两玲珑。”

2.

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原意指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所讲的语言如同鸟鸣般难以理解。
寓意
提醒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增进理解。
列子

1.

当他在国外旅行时,听到当地人用方言交谈,他觉得像是在听胡啼番语。

2.

这位老师讲课时用了一些专业术语,同学们听得一头雾水,好像在听胡啼番语。

3.

小明第一次接触编程语言时,觉得代码就像胡啼番语,完全无法理解。

4.

在多语言环境下工作的她,有时会觉得同事们的讨论如同胡啼番语。

5.

当他尝试阅读古文时,觉得那些文字像是胡啼番语,难以理解。

胡啼番语的翻译
德语
Kauderwelsch
日语
支離滅裂
法语
charabia
英语
gibberish
胡啼番语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7:黑。
8:胡须。
9:见“胡同”(hútong)“衚”。
1:(形声。从口,帝声。本义:放声痛心地哭)。
2:同本义。
3:叫鸣。
4:哭泣。
5:眼泪 。
fān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象野兽的足掌和爪,下面的“田”象兽足踩出的印子。①本义:兽足。②更替,替代,轮流)。
2:更替,轮值。
3:次,回。
4:片;枚;块。
5:古代计算纸张的单位。
6:草木茂盛。
7:篱笆。
pān
1:
2:姓。
1:(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同本义。
3:交谈,说话。
4:又。
5:鸟兽虫类鸣叫。
6:说的话。
7:词语。
8:语言。
1:告诉,使知道。

胡啼番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ú tí fān yǔ)。abcd式组合,胡啼番语意思是:比喻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形容外语或方言难以听懂。 提醒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克服语言障碍,增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