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曹避席 xiāo cáo bì xí

abcd式
拼音xiāo cáo bì xí
注音ㄒㄧㄠㄘㄠˊㄅㄧˋㄒㄧˊ
繁体蕭曹避蓆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萧曹避席的解释
形容对人非常尊重,礼节周到。古代席地而坐,席指坐垫,避席就是离开坐垫,表示恭敬。
出处

1.

《旧唐书·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

2.

《史记·留侯世家》:'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 often 常 争功,曹参、绛侯等十余人乃避席而请曰:“始臣等起徒步,随沛公入秦,攻城略地,大小数十战,臣等何功之有?今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臣等何功之有?”' 曹参、绛侯等主动避席,表示对汉高祖刘邦的尊敬。
寓意
强调对长辈、上级或有德之人的尊敬,体现出谦虚和礼节。
列子

1.

当长辈到来时,小明萧曹避席,表现出极大的尊敬。

2.

在学术会议上,年轻学者对前辈萧曹避席,显示出对知识的尊重。

3.

面对贵宾,主持人萧曹避席,礼节周到,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4.

在家庭聚会中,晚辈们萧曹避席,向长辈表示敬意。

5.

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学生们向老师萧曹避席,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

萧曹避席的翻译
德语
großen Respekt zeigen
日语
大いに敬意を示す
法语
montrer un grand respect
英语
show great respect
萧曹避席的字意分解
xiāo
1:(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同本义。
3: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4: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5:
6:萧条,冷落;荒凉。
7:稀疏。
8:(sù)。恭敬;严肃。
9:洒脱。
10:姓。
cáo
1: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
2: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3:双方;班;组。
4:辈,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们”。
5:古国名。
6:西周的诸侯国。
7:古西域国名。
8:姓。
1:(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同本义。
3:离去。
4:逊让 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5:隐藏。
1:(“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2:座位;席位。
3:成桌的饭菜,酒筵。
4:职位。
5:旧称所司职务为席,如管刑名的幕宾称刑席,管钱谷的称钱席;教师称教席。
6:船帆。
7:铺席,登席就坐。
8:凭借,倚仗。
9:垫,压。
10:姓。

萧曹避席,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o cáo bì xí)。abcd式组合,萧曹避席意思是:形容对人非常尊重,礼节周到。古代席地而坐,席指坐垫,避席就是离开坐垫,表示恭敬。 强调对长辈、上级或有德之人的尊敬,体现出谦虚和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