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不吊影 xíng bù diào yǐng

abac式
拼音xíng bù diào yǐng
注音ㄒㄧㄥˊㄅㄨˋㄉㄧㄠˋㄧㄥˇ
繁体形不弔影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形不吊影的解释
形容人影子都没有,强调人已经离去或消失得无影无踪。
出处

1.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

出自《南齐书·周颙传》:'周颙每与人言,形不吊影,终日无倦。'
寓意
表达一种彻底消失或离开的状态,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列子

1.

他离开了家乡,形不吊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消息。

2.

那只猫从院子里跑出去后,形不吊影,再也找不到了。

3.

她在那个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形不吊影地离开了。

4.

他从我们视线中消失,形不吊影,再也没有回来过。

5.

那天晚上,他走后就形不吊影,再也没有任何联系。

6.

尔来索居仙台,又复匝月,~,弥觉无聊。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

形不吊影的翻译
德语
spurlos verschwunden
日语
影も形もなく消えた
法语
disparu sans laisser de trace
英语
vanished without a trace
形不吊影的字意分解
xíng
1:同本义。
2:形体,实体。
3:容色,容貌。
4:各种自然环境或地表的自然特征。
5:情势,形势。
6:模型。
7:画图形。
8:使之现形,显露,显示。
9:比较,对照。
10:描绘。
11:形成,成为某种形象。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diào
1:(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同本义。
3:引申为慰问。
4:在牌戏中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5:提取。
6:落下。
7:哀伤,悲悯。
8:善;良好。
yǐng
1:(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2:同本义。
3:字本作“景”。
4: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5:假冒。
6:隐藏。
7:照射。
8:晃动。

形不吊影,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íng bù diào yǐng)。abac式组合,形不吊影意思是:形容人影子都没有,强调人已经离去或消失得无影无踪。 表达一种彻底消失或离开的状态,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