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红骇绿的解释
形容色彩艳丽,令人感到震撼。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的色彩效果。
出处
1.
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2.
出自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原文为'纷红骇绿,烂熳春光'。寓意
表达对色彩的赞美,强调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美感。
列子
1.
秋天的公园里,枫叶和草地呈现出纷红骇绿的景象,令人陶醉。2.
画家用纷红骇绿的色彩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3.
节日的街道装饰得纷红骇绿,充满了喜庆的气氛。4.
游乐园里的灯光秀呈现出纷红骇绿的效果,吸引了无数游客。5.
花园里的花朵绽放出纷红骇绿的色彩,让人流连忘返。6.
~,掩苒何穷,劈柳鸣条,萧骚无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纷红骇绿的翻译
德语
leuchtende Farben
日语
眩しい色
法语
couleurs éclatantes
英语
dazzling colors
纷红骇绿的字意分解
fēn
1:(形声。从糸(mì),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2:同本义。
3:旗上的飘带。
4:花边。
5:祸乱;灾难。
6:争执;纠纷。
7:盛多,各种各样。
8:艚又如:纷委(盛多);纷若(盛多的样子);纷营(众多,杂乱);纷郁(盛多的样子)。
9:杂乱。
hóng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同本义。
3:后也指各种红色。
4:红色物品。
5: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6: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gōng
1: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2:
3:功服。丧服名。
4:劳绩,功绩。
hài
1:(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骇;惊诧;惊动。
4:震动。
5:突发;兴起。
6:惊扰;骚动。
7:擂,击。
8:播散。
lù
1:一种野菜。
2: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lǜ
1:(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录声。本义:青中带黄的颜色)。
2:颜色昏暗,乌黑色。
3:呈现绿色。

纷红骇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ēn hóng hài lǜ)。abac式组合,纷红骇绿意思是:形容色彩艳丽,令人感到震撼。多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的色彩效果。 表达对色彩的赞美,强调视觉上的冲击力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