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放火 shā rén fàng huǒ

abac式
拼音shā rén fàng huǒ
注音ㄖㄣˊㄈㄤˋㄏㄨㄛˇ
繁体殺人放火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杀人放火的解释
指杀人后为了掩盖罪行或转移视线而放火的行为,常用来形容极端恶劣的犯罪行为。
出处

1.

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2.

出自《水浒传》第七回:'只说梁中书见火光,慌忙披挂上马,四下里看时,并无军马来到,原来是杀人放火。'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远离极端恶劣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正义。
列子

1.

小说中,恶霸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杀人放火,引起了村民的恐慌。

2.

电影里,罪犯在作案后杀人放火,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3.

历史上,某些暴君为了巩固统治,不惜杀人放火,制造恐怖气氛。

4.

在游戏情节中,玩家需要阻止反派角色杀人放火,拯救无辜百姓。

5.

侦探小说中,侦探通过线索发现凶手杀人放火的罪行,并将其绳之以法。

6.

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在那里抢劫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杀人放火的翻译
德语
töten und anzünden
日语
殺人放火
法语
tuer et incendier
英语
kill and arson
杀人放火的字意分解
shā
1:(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2:同本义。
3:攻杀,激战。
4:凋落。
5:败坏;衰败。
6: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7:猎获物。
8: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fàng
1:(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2:同本义。
3:又。
4:舍弃;废置。
5:解除约束;释放。
6:免去;免除。
7:放纵,恣纵。
8:发放。
9:搁置;放下。
10: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
11:从。
12:并船。
13: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14:发射;放射;发出。
15: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
16: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
17: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
18:阻碍。
19:
20:模拟。
21: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
22:相似。
23:正当。
huǒ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同本义。
3:火灾;发生火灾。
4: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5: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6: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7:焚烧;烧毁。
8: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杀人放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 rén fàng huǒ)。abac式组合,杀人放火意思是:指杀人后为了掩盖罪行或转移视线而放火的行为,常用来形容极端恶劣的犯罪行为。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远离极端恶劣的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