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兼彩 yī bù jiān cǎi

abcd式
拼音yī bù jiān cǎi
注音ㄧㄅㄨˋㄐㄧㄢㄘㄞˇ
繁体衣不兼彩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衣不兼彩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衣着朴素,不追求华丽的服饰,体现出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
出处

1.

清·汪琬《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素无铅华甘脆之好,衣不兼彩,食不重味。”

2.

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衣不兼彩,礼不兼施',意思是穿着不求多彩,礼节不求多施。
寓意
强调简朴的生活态度和不追求外在华丽的品质。
列子

1.

他虽然家境富裕,但一直坚持衣不兼彩的生活方式。

2.

在乡村教书的老师,衣不兼彩,却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3.

她衣不兼彩,生活简朴,却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

退休后的老教授依然衣不兼彩,过着清贫的生活。

5.

这位画家衣不兼彩,专注于艺术创作,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衣不兼彩的翻译
德语
einfach und schlicht gekleidet
日语
質素な服装
法语
habillé de manière simple et sobre
英语
plain and simple in dress
衣不兼彩的字意分解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同本义。
3: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1:穿衣。
2:遮盖;包扎。
3:依靠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jiān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3: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4:并吞;兼并。
5:倍,加倍。
6:重复;累积。
7:尽;竭尽。
8:同,连同。
9:全部;整个。
10: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11:又。
cǎi
1:(形声。从彡(shān),采声。从“彡”表示与图画、文饰相关。本义:文采,文章才华)。
2:同本义。
3:彩色的丝织品。又作“綵”。
4:指某些赌博、竞赛等赢得的财物。
5:彩色,各种颜色。
6:得好运。

衣不兼彩,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bù jiān cǎi)。abcd式组合,衣不兼彩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衣着朴素,不追求华丽的服饰,体现出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 强调简朴的生活态度和不追求外在华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