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成诵的解释
形容记忆力极强,看过一遍就能背诵下来。
出处
1.
《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2.
出自《晋书·李密传》,李密在幼年时就能过目成诵,被誉为神童。寓意
强调记忆力超群,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
列子
1.
小明在学习英语时,过目成诵,很快就记住了单词。2.
老师夸赞小红,说她在背诵课文时表现得过目成诵。3.
在比赛中,小李凭借过目成诵的能力,迅速记住了所有的题目。4.
爷爷年轻时读书过目成诵,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却大不如前。5.
小张在学习古诗词时,过目成诵,常常让同学们羡慕不已。6.
天资高妙,~,出口成章。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过目成诵的翻译
德语
fotografisches Gedächtnis
日语
一読即誦
法语
mémoire photographique
英语
photographic memory
过目成诵的字意分解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mù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sòng
1:(形声。从言,甬(yǒng)声。本义:背诵、朗读)。
2:同本义。
3:述说,发表详细内容。
4:颂扬。
5:公开。
6:诗篇。

过目成诵,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guò mù chéng sòng)。abcd式组合,过目成诵意思是:形容记忆力极强,看过一遍就能背诵下来。 强调记忆力超群,鼓励人们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