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顽不悛 hù wán bù quān

abcd式
拼音hù wán bù quān
注音ㄏㄨˋㄨㄢˊㄅㄨˋㄑㄩㄢ
繁体怙頑不悛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怙顽不悛的解释
形容人执迷不悟,顽固不化,继续犯错而不悔改。
出处

1.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引兵还,勿与战。'后人用'怙顽不悛'形容顽固不改。
寓意
警示人们要及时反省和改正错误,否则会陷入更深的困境。
列子

1.

他屡次犯错,怙顽不悛,实在让人失望。

2.

这个学生总是怙顽不悛,老师对他束手无策。

3.

即使多次被警告,他仍然怙顽不悛,继续违反校规。

4.

面对大家的劝告,他依然怙顽不悛,执意要走错路。

5.

他怙顽不悛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怙顽不悛的翻译
德语
in seinen Fehlern verharren
日语
頑迷不改
法语
persister dans ses erreurs
英语
persist in one's errors
怙顽不悛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2:同本义。
3:父母的合称。
4:父亲。
wán
1:(形声。从页(xié),元声。从页。本义:难劈开的囫囵木头)。
2:同本义。
3:凶恶的人。
4:引申为浑圆。
5:顽固,不驯服。
6:头脑迟钝; 愚蠢。
7:坚硬。
8:坚强。
9:同“玩”。游戏。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uān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3:悔改;改变。

怙顽不悛,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ù wán bù quān)。abcd式组合,怙顽不悛意思是:形容人执迷不悟,顽固不化,继续犯错而不悔改。 警示人们要及时反省和改正错误,否则会陷入更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