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鬻女的解释
形容父母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不得已将子女卖掉换取生活费用的悲惨情景。
出处
1.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2.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卖儿鬻女',用来描述古代社会中人们在极度贫困下的无奈之举。寓意
反映社会的不公和贫困的极端表现,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
列子
1.
在古代战争频繁的年代,许多家庭因为饥荒而不得不卖儿鬻女。2.
小说中描述了主人公一家在遭遇天灾后,卖儿鬻女的悲惨故事。3.
历史书上记载了古代农民在灾年卖儿鬻女的悲惨景象。4.
影视作品中常常用卖儿鬻女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的残酷。5.
在一些极端贫困的地区,卖儿鬻女的现象仍然存在。6.
洛阳饥民~。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六章卖儿鬻女的翻译
德语
seine Kinder verkaufen
日语
子を売る
法语
vendre ses enfants
英语
sell one's children
卖儿鬻女的字意分解
mài
1:(会意。小篆字形。从出,从买。将收进的财物卖出。本义:以货物换钱。与“买”相对)。
2:同本义。
3:背地里害人以利己;背叛。
4:炫耀。
5:旧时酒馆中称一整份菜为一卖。
ér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同本义。
3: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4:我。
5: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6: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7:弟对兄的自称。
8: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9: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10:多用作名词后缀 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11: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yù
1:(形声。(zhōu)本义:粥。引申为“卖”)。
2:卖,出售。
nǚ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2:同本义。
3:引申指女儿。
4:又。
5:又。
6: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四颗。
7:以女嫁人(此义又读nǜ)。
8:像姑娘。
9:当女奴。
10:柔弱。
11:雌性的。
12:假借为“汝”。你。

卖儿鬻女,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ài ér yù nǚ)。abac式组合,卖儿鬻女意思是:形容父母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不得已将子女卖掉换取生活费用的悲惨情景。 反映社会的不公和贫困的极端表现,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