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过不悛的解释
指犯了错误而不悔改,继续犯错。形容顽固不化,执迷不悟。
出处
1.
清·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过不悛。”2.
出自《孟子·离娄上》:'怙过而不悛,从之者众也。'寓意
提醒人们要及时悔改,不要一错再错,强调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屡次犯错却怙过不悛,实在让人失望。2.
这个孩子总是怙过不悛,家长很头疼。3.
尽管大家多次劝告,他依然怙过不悛,继续犯错。4.
老师对他的怙过不悛感到无奈,只能严加管教。5.
朋友们劝他改过自新,但他依然怙过不悛。6.
今如诸君约,苟能痛改前非,以国家为前提,则宽其既往……如仍~,则玉麟辈一介武夫,为国家起见,惟知以武力判断。 ★黄远庸《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怙过不悛的翻译
德语
im Fehler verharren ohne Reue
日语
過ちを悔い改めない
法语
persister dans l'erreur sans repentir
英语
persist in error without repentance
怙过不悛的字意分解
hù
1:(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2:同本义。
3:父母的合称。
4:父亲。
guò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
2:同本义。
3:超出,胜过。
4:过去(过后)。
5:给予;递给。
6:渡过。
7:转移;过渡。
8:度过;过活。
9:来访;前往拜访;探望。
10:交往,相处。
11:错,犯错误。
12:怪罪,责难。
13:继入、赘入或嫁人。
14:传递。
15: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
16:灾殃。
17:过分;过于;太甚。
guō
1: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2:姓,过国之后。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uān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3:悔改;改变。

怙过不悛,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ù guò bù quān)。abcd式组合,怙过不悛意思是:指犯了错误而不悔改,继续犯错。形容顽固不化,执迷不悟。 提醒人们要及时悔改,不要一错再错,强调改正错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