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而狩 fén lín ér shòu

abac式
拼音fén lín ér shòu
注音ㄈㄣˊㄌㄧㄣˊㄦˊㄕㄡˋ
繁体焚林而狩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 爱护资源
  • 保护环境
  • 可持续发展
焚林而狩的解释
焚林而狩指的是为了打猎而放火烧毁树林的行为,通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破坏环境或滥用资源的做法。
出处

1.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2.

《左传·宣公十二年》:'焚林而田,禽兽皆出,必于阴。'
寓意
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避免短视行为。
列子

1.

为了开发新项目,公司不惜焚林而狩,引发了环保组织的强烈抗议。

2.

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采取焚林而狩的做法,最终导致资源枯竭。

3.

他批评某些企业的经营方式是焚林而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4.

为了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地方政府采取了焚林而狩的政策,引起了广泛的批评。

5.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某些景区不惜焚林而狩,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焚林而狩的翻译
德语
den Wald anzünden, um zu jagen
日语
森林を焼いて狩りをする
法语
brûler la forêt pour chasser
英语
burn the forest to hunt
焚林而狩的字意分解
fén
1:(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采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用火烧山林宿草。
3:烧。
4: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lín
1:(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同本义。
3: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4: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5:众多的样子。
6: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shòu
1:(形声。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故从犬。本义:冬季打猎)。
2:同本义。
3:打猎。
4:古代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

焚林而狩,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én lín ér shòu)。abac式组合,焚林而狩意思是:焚林而狩指的是为了打猎而放火烧毁树林的行为,通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目的不惜破坏环境或滥用资源的做法。 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避免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