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终不悛的解释
形容一直到最后都不悔改,通常用于描述顽固不化的行为。
出处
1.
语出《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2.
出自《汉书·王莽传》,原文为“怙终不悛,以至覆灭”。寓意
提醒人们要及时反省和改正错误,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列子
1.
尽管老师多次劝告,小明还是怙终不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2.
他犯了错后,怙终不悛,导致大家对他非常失望。3.
这个人在多次警告后依然怙终不悛,最终被开除。4.
她对自己的行为怙终不悛,导致朋友们渐渐疏远她。5.
他因为怙终不悛的行为,最终失去了大家的信任。6.
如将士~,尔等军民……速当兴举大义。 ★《水浒传》第九七回怙终不悛的翻译
德语
bis zum Ende im Irrtum verharren
日语
終始悔い改めない
法语
persister dans l'erreur jusqu'à la fin
英语
persist in error to the end
怙终不悛的字意分解
hù
1:(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2:同本义。
3:父母的合称。
4:父亲。
zhōng
1:(形声。从糸(mì),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2:同本义。
3:终了;结束。与“始”相对。
4:又。
5:死。
6:完成。
7:相当。
8:古代历法指称“闰月”。
9:众人。
10:整;全,尽。
11:(zhòng)。多。
12:始终,总。表始终全过程。
13:终究,到底。
14:表示时间,相当于“常”、“久”。
15:姓。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uān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3:悔改;改变。

怙终不悛,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hù zhōng bù quān)。abcd式组合,怙终不悛意思是:形容一直到最后都不悔改,通常用于描述顽固不化的行为。 提醒人们要及时反省和改正错误,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