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在鼓里 mèn zài gǔ lǐ

abac式
拼音mèn zài gǔ lǐ
注音ㄇㄣˋㄗㄞˋㄍㄨˇㄌㄧˇ
繁体悶在皷裏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闷在鼓里的解释
形容被蒙在鼓里,不知道真相或内情。比喻被人隐瞒或欺骗,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出处

1.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坐井观天,闷在鼓里,怎么行?”

2.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句为“项王果以三万人渡河,吾举火而鼓,项王必以我为已得韩信军矣,则必驰来。”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被蒙蔽,主动了解真相,避免被欺骗。
列子

1.

小明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最后才知道朋友们为他准备了惊喜生日派对。

2.

我被蒙在鼓里,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大家已经悄悄地筹备了一个月的旅行计划。

3.

她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被邀请参加的是普通聚会,没想到是求婚现场。

4.

他被蒙在鼓里,以为项目已经取消了,没想到团队还在暗中努力。

5.

我们都被蒙在鼓里,直到揭晓的那一刻才知道比赛的最终结果。

闷在鼓里的翻译
德语
im Dunkeln gelassen
日语
暗中おいておく
法语
tenu dans l'ignorance
英语
kept in the dark
闷在鼓里的字意分解
mēn
1:气闷,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
2:沉默不出声或声音不响的样子。
mèn
1:(形声。从心,门声。本义:烦闷;愤懑)。
2:同本义。
zài
1:(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2:同本义。
3:居于,处于。
4:在于;决定于。
5:省视;观察。
6:存问,问候。
7:到。
8: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9:从。
10:才;正在。
11: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12:表示一定的语气。
13:相当于“着”。
14:地方;处。
15:姓。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2:同本义。
3:鼓面。
4:指鼓声。
5:钟磬被敲击之处。
6: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县,白狄的一支,为晋国所灭。
7:古代量器名。四钧为石,四石为鼓。
8:击鼓进攻。
9:泛指敲击, 弹奏。
10:挥动。
11:拍打;振动。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闷在鼓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èn zài gǔ lǐ)。abac式组合,闷在鼓里意思是:形容被蒙在鼓里,不知道真相或内情。比喻被人隐瞒或欺骗,处于不知情的状态。 提醒人们要警惕被蒙蔽,主动了解真相,避免被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