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篱之鷃 fān lí zhī zhì

abac式
拼音fān lí zhī zhì
注音ㄅㄛㄌㄧˊㄓ
繁体蕃籬之鷃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蕃篱之鷃的解释
比喻那些依附于权贵而自以为得志的小人。原指依附于藩篱的小鸟,引申为依附于权贵的小人。
出处

1.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2.

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后人引申为蕃篱之鷃。
寓意
告诫人们不要依附于他人,要自立自强。
列子

1.

他总是依附于有权有势的人,真是蕃篱之鷃。

2.

不要做蕃篱之鷃,应该自己努力奋斗。

3.

那些蕃篱之鷃,只会让自己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公司里有些人像蕃篱之鷃,只会讨好上司。

5.

他不想做蕃篱之鷃,决定自己创业。

蕃篱之鷃的翻译
德语
ein Vogel, der auf dem Zaun nistet
日语
藩篭の鷃
法语
un oiseau nichant sur la clôture
英语
a bird nesting on the fence
蕃篱之鷃的字意分解
1:——吐蕃(Tǔbō)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fān
1:
2:篱落;屏障。
3:藩屏;捍卫。
4:颊侧。
5:
fán
1:同本义。
2:众多。
3:白色。
4:繁殖;增长。
1:(形声。从竹,离声。本义:篱笆)。
2:同本义。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也说“笆篱”。
3:笊(zhào)篱 ,用竹蔑、柳条、铁丝编成的杓形用具,能漏水,用来在汤里捞东西。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àn
1:“夫藩篱之~,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蕃篱之鷃,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ān lí zhī zhì)。abac式组合,蕃篱之鷃意思是:比喻那些依附于权贵而自以为得志的小人。原指依附于藩篱的小鸟,引申为依附于权贵的小人。 告诫人们不要依附于他人,要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