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里至外 chè lǐ zhì wài

abcd式
拼音chè lǐ zhì wài
注音ㄔㄜˋㄌㄧˇㄓˋㄨㄞˋ
繁体徹裏至外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彻里至外的解释
形容对某事了解得非常透彻,连最细微的部分也都清楚明白。
出处

1.

《水浒传》第十一回:“[柴进]叫庄客取一笼衣裳出来,叫林冲彻里至外都换了。”

2.

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后世引申为对事物的全面了解。
寓意
强调对事物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鼓励人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列子

1.

他对这部电影的剧情和细节彻里至外,堪称影迷中的专家。

2.

小李对这道数学题的解法彻里至外,讲解得非常透彻。

3.

她对这本小说的背景和人物关系彻里至外,写出了很好的书评。

4.

他对这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彻里至外,是团队中的技术骨干。

5.

他对于园艺的知识彻里至外,连最细小的植物特性都了如指掌。

彻里至外的翻译
德语
gründlich und vollständig
日语
徹底的に
法语
de fond en comble
英语
thoroughly and completely
彻里至外的字意分解
chè
1:(形声。从彳(chì),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本义:撤除,撤去)。
2:同本义。
3:拆毁;拆下。
4:通达;明白。
5:垦治。
6:穿透。
7:结束,完结。
8:通,达。
9:又。
1:(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同本义。
3:内,中。与外相反。
4:时候。
5: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7:同本义。
8: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9:乡里;家乡;故乡。
10:量词。长度单位。
11:地理。
12:居住。
13:治理。
14:忧伤。
15:同“哩”。
zhì
1:(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2: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3:来;去。
4: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5:深。
6:得当;恰当。
7:真挚;诚挚。
8:周到。
9:大。
10:极;最。
11:一定;必。
12:竟,竟然。
13:夏至、冬至的简称。
14: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15: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16:准则。
17:乃;乃至;以至。
18:至于,甚至于 ——用于说完一事时,又另外提出一事。转折相连。
19:到…时候。
wài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7:母亲、妻子、姐妹或儿女方面的(指亲属)。
8:指外廷臣僚。
9:指地方官。亦谓京官调任地方官。
10:以外。
11:又如:外作(正业之外的事);外郡(京都以外的州郡);外埠(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境(国境以外的地区)。
12:外来的。
13:又如:外寇(外来的敌兵);外祟(外来的鬼怪、祸祟);外忧(外来的忧患);外比(外附,勾结外乱)。
14:传统戏曲脚色行当。
15:疏远。关系、感情上保持距离。
16:背离。
17:排斥。
18:抛弃。
19:另外;其他;别的。
20:非正式的,非正规的,不正当的。

彻里至外,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hè lǐ zhì wài)。abcd式组合,彻里至外意思是:形容对某事了解得非常透彻,连最细微的部分也都清楚明白。 强调对事物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鼓励人们深入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