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项黧馘 gǎo xiàng lí huì

abcd式
拼音gǎo xiàng lí huì
注音ㄍㄠˇㄒㄧㄤˋㄌㄧˊㄍㄨㄛˊ
繁体槀項黧馘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槁项黧馘的解释
形容人面黄肌瘦、形容枯槁、面色黧黑、割下敌人的左耳作为战功的证明。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状态和行为,合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
出处

1.

清·薛福成《选举论上》:“孰知夫二百年来,聪明才杰之资,迍邅场屋,槁项黧馘以老死牖下者,肩相至也。”

2.

《左传·隐公三年》:'黜其俊心,槁其项领';《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罪罟';《孟子·梁惠王上》:'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使庆克帅车五百乘以伐我'。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健康,避免过度劳累或营养不良,同时也反映战争的残酷性。
列子

1.

经过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他已经变得槁项黧馘。

2.

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探险者们渐渐变得槁项黧馘。

3.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变得槁项黧馘,令人心疼。

4.

战争结束后,许多士兵因为长期战斗而变得槁项黧馘。

5.

在严酷的环境下,幸存者们变得槁项黧馘,但仍坚持不懈。

槁项黧馘的翻译
德语
ausgezehrt, gelb, dunkle Haut, Ohr abschneiden
日语
やつれた、黄色い、黒い肌、耳を切る
法语
émacié, jaune, peau foncée, couper l'oreille
英语
emaciated, sallow, dark-skinned, ear-chopping
槁项黧馘的字意分解
gǎo
1:(形声。从木,高声。本义:草木枯干)。
2:同本义。
3:羸瘦;憔悴。
4:死亡。
5:(kǎo)。击。
6:(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7:撑船的竿。
xiàng
1:(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2:同本义。
3:泛指人颈。
4:春秋时国名 。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5:冠的后部。
6:姓。
1:(形声。从黑,利声。本义:黑中带黄的颜色)。
guó
1:(形声。从耳,或声。本义: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同本义。
2:割下的左耳。

槁项黧馘,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ǎo xiàng lí huì)。abcd式组合,槁项黧馘意思是:形容人面黄肌瘦、形容枯槁、面色黧黑、割下敌人的左耳作为战功的证明。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状态和行为,合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 提醒人们要注意健康,避免过度劳累或营养不良,同时也反映战争的残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