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冷忽热 hū lěng hū rè

abab式
拼音hū lěng hū rè
注音ㄏㄨㄏㄨㄌㄥˇㄏㄨㄏㄨㄖㄜˋ
繁体忽忽冷忽忽熱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忽冷忽热的解释
形容天气或者人的情绪变化无常,时冷时热。
出处

1.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2.

出自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这天气忽冷忽热的,难保不生病。”
寓意
提醒人们要适应变化无常的环境和情绪,保持灵活应对。
列子

1.

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大家要注意保暖。

2.

他的情绪忽冷忽热,让人难以捉摸。

3.

孩子的脾气忽冷忽热,家长要多加引导。

4.

她的态度忽冷忽热,让朋友们感到困惑。

5.

这个季节的天气忽冷忽热,记得带上外套。

6.

他有~的毛病。

忽冷忽热的翻译
德语
heiß und kalt
日语
熱い寒い
法语
chaud et froid
英语
hot and cold
忽冷忽热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7:姓。
lěng
1:(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同本义。
3:寒冷。
4:冷清;冷落。
5:不畅销。
1:(形声。从心,勿声。本义:不重视;忽略)。
2:同本义。
3:忽然;突然。
4:急速。
5:渺茫;辽远;恍忽。
6: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1忽等于1/1000分,即等于1/3000厘米或1/20000克。
7:姓。
1:(形声。本义:温度高)。
2:同本义。跟“冷”相对。
3:满腔热情;热心肠 。如 :热莽(热蟒。感情狂热得不能自制);热气换冷气(好心没好报);热合(热心)。
4:滚热的物体。
5:热气。
6:中医学亦泛指因外感而引起的热性疾病。
7:激动。

忽冷忽热,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ū lěng hū rè)。abab式组合,忽冷忽热意思是:形容天气或者人的情绪变化无常,时冷时热。 提醒人们要适应变化无常的环境和情绪,保持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