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眩神迷的解释
形容人受到某种事物的强烈冲击或影响,产生头晕目眩、神魂颠倒的感觉。
出处
1.
明·徐渭《英烈传》第四十回:“今来宝刹,得睹人间未见之珍,令人目眩神摇,不知身在何世。”2.
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只见那黛玉越瞧越爱,越瞧越爱,越瞧越不忍离,越瞧越不忍离,越瞧越目眩神迷,越瞧越目眩神迷。”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美好的事物时,容易失去理智,需保持清醒。
列子
1.
当她看到那幅美丽的油画时,目眩神迷,完全忘记了时间。2.
在音乐会上,观众们被歌手的演唱所吸引,目眩神迷地沉浸其中。3.
他第一次见到心仪的女孩子时,目眩神迷,说不出话来。4.
在游乐园里,小朋友们玩得目眩神迷,不愿离开。5.
当他看到那壮丽的山川风景时,目眩神迷,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6.
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我金银的,五光十色,~,顿时吓得出神。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目眩神迷的翻译
德语
geblendet und verzaubert
日语
目眩神迷
法语
ébloui et enchanté
英语
dazzled and enchanted
目眩神迷的字意分解
mù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7:观看,注视。
8:递眼色,使眼。
9:看待。
shén
1:(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3:泛指神灵。
4:精神。
5:表情;神色。
6:神奇;神异。
7:灵验。
8:姓。
mí
1:(形声。从辵(chuò),米声。本义:迷路;分辨不清)。
2:同本义。
3:迷惑,使…辨不清。
4:迷恋。
5:昏迷。

目眩神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ù xuàn shén mí)。abcd式组合,目眩神迷意思是:形容人受到某种事物的强烈冲击或影响,产生头晕目眩、神魂颠倒的感觉。 提醒人们在面对美好的事物时,容易失去理智,需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