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启蛰 yáng hé qǐ zhé

abac式
拼音yáng hé qǐ zhé
注音ㄧㄤˊㄏㄜˊㄑㄧˇㄓㄜˊ
繁体陽咊啓蟄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阳和启蛰的解释
形容春天到来,气候温暖,万物开始复苏的景象。阳和指的是温暖的阳光,启蛰指的是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
出处

1.

《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宋史·乐志》:“条风斯应,候历维新。阳和启蛰,吕物皆春。”

2.

出自《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 后人用阳和启蛰来形容春天来临的景象。
寓意
表达对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喜悦和期待,象征新生和希望。
列子

1.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游客们感受到阳和启蛰的美好。

2.

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阳和启蛰的季节终于到来,农田里开始忙碌起来。

3.

小朋友们在阳和启蛰的日子里,纷纷脱下厚重的冬衣,享受温暖的阳光。

4.

阳和启蛰的时节,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溪流变得更加清澈。

5.

在阳和启蛰的春天,鸟儿们开始筑巢,树木也开始抽出新芽。

阳和启蛰的翻译
德语
Frühlingserwachen
日语
春の目覚め
法语
éveil du printemps
英语
spring awakening
阳和启蛰的字意分解
yáng
1:(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2:同本义。
3:太阳。
4:物体的正面,前面。
5:男性生殖器。
6:精液。
7:外面。
8:晴天。
9:天。
10:人世。
11:额 。又指前面正面。
12:眸子。借指美目。
13: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
14: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
15: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称为阳九,地亏称为百六);阳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于单数位天干。与阴相对);阳木(春夏所生的树木。一说为山南之木);阳辰(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为阳辰,余六日为阴辰);阳鱼(鱼。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故名);阳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女孩夭亡为阴童);阳施(阳气散布);阳道(外事,政事);阳会(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阳德(阳气。也指日);阳错(阴阳家的迷信之说);阳声(古乐声分阴阳,六律为阳声。也指清声);阳灵(祭天之所。也指太阳)。
16: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
17:又如:阳病(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阳疾(中医指热邪)。
18:春秋国名 。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
19:春秋燕邑名 。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
20:指春夏。
21:又如:阳和(春天的暖气);阳夏(夏季);阳时(春夏之时);阳官(指《周礼》中的春官)。
22:中午。
23:日出。
24:颜色明亮。
25:鲜明。
26:温暖。
27:干旱。
28:诈伪。
29:奇数。
30:外露;显露。
31:假装。
32:复苏;生长。
33:举起。
34:表面上。
1:和谐;协调。
2:和睦;融洽。
3:暖和;和煦;晴和。
4:指身体健康舒适。
5:搀和,混和。
6:和解;息争而归和平。
1:应和;跟着唱。
1: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huó
1:
huò
1:不同的人混杂到一起。
2:用于时间,相当于“会儿”。
huo
1:——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
1:(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2:同本义。
3:经传皆作“啟”。
4:启发;教育。
5:出发;起程。
6:开拓;开创。
7:启奏;禀告。
8:又。
9:跪。
10:省视,察看。
11:书信。
12:官方文件。
13:中国古代指立春、立夏。
zhé
1:(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2:同本义。
3: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4:喻潜藏而未披露。

阳和启蛰,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g hé qǐ zhé)。abac式组合,阳和启蛰意思是:形容春天到来,气候温暖,万物开始复苏的景象。阳和指的是温暖的阳光,启蛰指的是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 表达对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喜悦和期待,象征新生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