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而不可收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abac式
拼音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注音ㄧㄈㄚˋㄦˊㄅㄨˋㄎㄜˋㄕㄡ
繁体一發髮而不可収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一发而不可收的解释
形容事情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或收回,常用来描述难以控制的局面或情绪。
出处

1.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乱败之及,一发而不可收也。”

2.

出自《战国策·赵策三》:'一发而不可收',原意是一根箭射出后无法收回,比喻事情一旦开始就无法控制。
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无法控制的局面。
列子

1.

小明玩游戏上瘾,一发而不可收,常常熬夜到天亮。

2.

她对新发现的兴趣爱好一发而不可收,每天都投入大量时间。

3.

这个谣言在网上传播,一发而不可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

他开始投资股票后,一发而不可收,结果亏了很多钱。

5.

小孩第一次尝到糖果的甜味,一发而不可收,不停地要吃。

6.

鲁迅《呐喊·自序》:“从此以后,便~,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一发而不可收的翻译
德语
einmal begonnen, nicht mehr zu stoppen
日语
一たび始まれば止められない
法语
une fois commencé, impossible à arrêter
英语
once started, cannot be stopped
一发而不可收的字意分解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7:发布;宣告。
8:抒发;发泄。
9:派遣。
10:挖掘。
11:花开放。
12:送出;交付。与“收”相对;发出。
13:显现;显露。
14:揭露;暴露。
15:点燃;燃烧起来 褺。
16:除去;错乱。
17:效法,遵守。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fèi
1:崩坏;停止。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一发而不可收,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abac式组合,一发而不可收意思是:形容事情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或收回,常用来描述难以控制的局面或情绪。 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无法控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