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无孑遗 dài wú jié yí

abcd式
拼音dài wú jié yí
注音ㄉㄞˋㄇㄛˊㄐㄧㄝˊㄨㄟˋ
繁体殆無孑遺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殆无孑遗的解释
形容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或人,强调数量上的极度稀少或完全消失。
出处

1.

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殆无孑遗',原意是几乎没有留下一个完整的生命。
寓意
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的一切,警惕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
列子

1.

洪水过后,村庄殆无孑遗,村民们只能从头开始重建家园。

2.

地震之后,原本热闹的街道殆无孑遗,只剩下断壁残垣。

3.

大火烧毁了整片森林,树木殆无孑遗,生态系统遭受重创。

4.

战争结束后,城市殆无孑遗,居民们只能在废墟中寻找生活必需品。

5.

台风过境,渔村殆无孑遗,渔民们不得不离开故土另谋生路。

6.

至已丑为西兵所败,故境内残灭,~。 ★清·归庄《黄孝子传》

殆无孑遗的翻译
德语
fast nichts übrig
日语
ほとんど何も残っていない
法语
presque rien laissé
英语
almost nothing left
殆无孑遗的字意分解
dài
1:(形声。从歹(è),台声。本义:危险)。
2:同本义。
3:困乏;疲惫。
4:假借为“怠”。懒惰。
5: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
6:表示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7:表示肯定,相当于“当然”、“必定”。
8:表示时间,相当于“将”、“将要”。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jié
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
2:同本义。
3:孤单,单独。
4:剩余。
5: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6: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wèi
1:给予;馈赠。
2:送交;交付。
3:输送。
4:加给。
1:(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同本义。
3: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4:遗弃;舍弃。
5:不自主地排泄。
6:残存。留下。
7:遗忘。
8:遗留。
9:堕,落下;下垂。
10:遗失之物。
11:姓。

殆无孑遗,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ài wú jié yí)。abcd式组合,殆无孑遗意思是:形容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或人,强调数量上的极度稀少或完全消失。 提醒人们要珍惜现有的一切,警惕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