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来报往的解释
形容人来人往,信息交流频繁,非常热闹繁忙。
出处
1.
语出《礼记·少仪》:“毋拔来,毋报往。”郑玄注:“报读为赴疾之赴,拨、赴皆疾也。”2.
出自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九回:“只见人来人往,跋来报往,端的热闹非常。”寓意
描述一种热闹繁忙的场景,强调人群和信息的流动性。
列子
1.
节假日期间,商场里跋来报往,顾客络绎不绝。2.
小区的运动场上,每天早晨都跋来报往,充满了活力。3.
火车站的候车室里,旅客们跋来报往,显得非常热闹。4.
校园的图书馆里,学生们跋来报往,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5.
公园里的游乐设施旁,孩子们跋来报往,玩得非常开心。6.
一众乡人,~的来领吃。 ★《情变》第一回跋来报往的翻译
德语
hin und her eilen
日语
行き来り
法语
aller et venir en foule
英语
bustling to and fro
跋来报往的字意分解
bá
1:(形声。从足,犮(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2:同本义。
3:扭转。
4:踏,踩。
5:
6:
7: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lái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同本义。
3:未来,将来。
4: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归,回来,返回。
6:归服;归顺。
7:招来;招致。后多作“徕”。
8:表示动作的趋向。
9:赐予。
10:赐予。
11:这。
12: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
13: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4:用于句尾。
15:姓。
lài
1:慰劳。
bào
1:(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2:同本义。
3:又。
4:报答,报酬。
5:报告,答复。
6:报复。
7:(fù)。奔赴。
8:报应。
9:传达消息的文件或信号。
wǎ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同本义。
3:彼此间来往。
4:亡去。
5:给予,送。
6:归向。
7:昔时;过去。
8:死者。
9:后;以后。
10: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11: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跋来报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á lái bào wǎng)。abcd式组合,跋来报往意思是:形容人来人往,信息交流频繁,非常热闹繁忙。 描述一种热闹繁忙的场景,强调人群和信息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