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钟掩耳的解释
比喻自欺欺人,以为掩盖了自己所做的事实,实际上却更加暴露了自己的行为。
出处
1.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2.
出自《汉书·陈遵传》,原意是指小偷偷了钟却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寓意
警示人们不要自欺欺人,掩盖错误只会让自己更加可笑。
列子
1.
小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还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真是盗钟掩耳。2.
他以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能逃避责任,这真是盗钟掩耳的做法。3.
小红以为把错误的证据藏起来就没事了,这真是盗钟掩耳。4.
他以为不告诉别人自己的失败就能掩盖事实,真是盗钟掩耳。5.
小刚以为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就能蒙混过关,这真是盗钟掩耳的想法。6.
复又~,嫁祸于人。 ★《旧唐书·哀帝纪论》盗钟掩耳的翻译
德语
den Kopf in den Sand stecken
日语
目を覆う
法语
se voiler la face
英语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盗钟掩耳的字意分解
dào
1:(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2:同本义。
3:抢掠劫持。
4:私通。
5:偷盗财物的人(先秦两汉用“盗”)。
6:抢劫财物的人,强盗。
7:偷偷地,暗中地。
zhōng
1:(形声。左形,右声。鐘:本义:古代打击乐器,青铜制)。
2:同本义。
3:又。
4:又。
5:又。
6:专指佛寺悬挂的钟 。用以作报时、报警、集合的信号。
7:泛指一般报时的钟。
8:(形声。从金,重声。本义: 古时盛酒的器皿。现也称“盅”)。
9:同本义。
10:大酒杯。
11:酒杯、茶杯,与“盅”通。
12:古容量单位 ,春秋时齐国公室的公量,合六斛四斗。之后亦有合八斛及十斛之制。
13:集聚。
14:介词。适逢,当。
15:寄托。
yǎn
1:(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2:同本义。
3:藏。
4:止。
5:关闭;合上。
6:抹杀。
ěr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3: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4: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5:退后,居次。
6: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7: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8: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盗钟掩耳,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dào zhōng yǎn ěr)。abac式组合,盗钟掩耳意思是:比喻自欺欺人,以为掩盖了自己所做的事实,实际上却更加暴露了自己的行为。 警示人们不要自欺欺人,掩盖错误只会让自己更加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