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糠不厌的解释
比喻夫妻相濡以沫,生活在一起不嫌弃对方,即使贫穷也不嫌弃对方,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忠诚和长久的情感。
出处
1.
《史记·伯夷列传》:“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2.
出自《后汉书·宋弘传》,原文是“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寓意
强调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忠诚不渝,即使在贫穷的条件下也要珍惜彼此的情感。
列子
1.
他一直记得父亲的话,‘糟糠不厌’,对妻子始终如一。2.
尽管生活艰难,他们夫妻之间依然糟糠不厌,互相扶持。3.
他们的婚姻是大家羡慕的典范,夫妻之间糟糠不厌,相敬如宾。4.
她在丈夫生病时不离不弃,体现了糟糠不厌的真谛。5.
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他们依然糟糠不厌,生活得很幸福。6.
闾阎之~,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宋史·赵景纬传》)糟糠不厌的翻译
德语
seine bescheidene Frau nicht verachten
日语
粗末な妻を軽蔑しない
法语
ne pas mépriser sa femme modeste
英语
not despise one's humble wife
糟糠不厌的字意分解
zāo
1:(形声。从米,曹声。从米,与制酒有关。本义:古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
2:同本义。
3:以酒或酒糟渍物。
4:俗称事物败坏为糟。
kāng
1:(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3:又。
4: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ā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泛指压制;抑制。
3: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4:堵塞。
yàn
1:(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饱,满足
3:憎恶;嫌弃。

糟糠不厌,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āo kāng bù yàn)。abac式组合,糟糠不厌意思是:比喻夫妻相濡以沫,生活在一起不嫌弃对方,即使贫穷也不嫌弃对方,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忠诚和长久的情感。 强调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扶持,忠诚不渝,即使在贫穷的条件下也要珍惜彼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