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解释
原意是说此地没有三百两银子,后用来比喻欲盖弥彰、自欺欺人的行为。
出处
1.
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2.
出自唐代传奇小说《赵氏孤儿》中的故事,原故事是说有人在自家门前贴告示说此地没有三百两银子,实际上是想掩盖自己埋藏银子的行为。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试图通过掩饰来掩盖事实,这样只会让事情更加明显。
列子
1.
小明把作业藏在书包里,却在书包上写了'此地无作业',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2.
妈妈发现房间里有蛋糕的味道,小丽却说'此地无蛋糕',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3.
他明明迟到了,却说'我没迟到',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4.
小张偷偷玩手机,却对妈妈说'我没玩手机',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5.
小红把零食藏在抽屉里,却在抽屉上写了'此地无零食',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6.
他们做贼心虚,所以总是发表~的声明。 ★《人民文学》1976年第9期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翻译
德语
zu viel beteuern
日语
言い過ぎる
法语
se défendre trop
英语
protest too much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字意分解
cǐ
1:(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c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2:这;这个 。表示近指的代词,与“彼”相对。
3:如此,这般。
4:乃;则。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yín
1:(形声。从金,艮(gèn)声。本义:一种白色金属,通称银子)。
2:同本义 。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能发出响亮声音,有延展 性和良好的韧性,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如在脆银矿、辉银矿、淡红银矿、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存在——元素符号Ag。

此地无银三百两,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abcd式组合,此地无银三百两意思是:原意是说此地没有三百两银子,后用来比喻欲盖弥彰、自欺欺人的行为。 提醒人们不要试图通过掩饰来掩盖事实,这样只会让事情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