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死勿去 xiào sǐ wù qù

abcd式
拼音xiào sǐ wù qù
注音ㄒㄧㄠˋㄨˋㄑㄩˋ
繁体俲死勿去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效死勿去的解释
形容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一目标,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
出处

1.

《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2.

出自《左传·成公二年》,原文是'效死勿去',意思是为国效死不退。
寓意
强调忠诚和勇气,体现为了集体或他人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列子

1.

消防员在火灾现场效死勿去,成功救出了被困的人员。

2.

医生在疫情期间效死勿去,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

3.

在野外遇险时,导游效死勿去,带领大家安全返回。

4.

志愿者在灾区效死勿去,全力以赴进行救援工作。

5.

在关键时刻,队长效死勿去,带领队伍完成了任务。

6.

设在围城中,内无粮刍,外无救援,当如何?先生应声曰:“~”。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

效死勿去的翻译
德语
bereit zu sterben ohne zu gehen
日语
死を効して去らず
法语
prêt à mourir sans partir
英语
ready to die without leaving
效死勿去的字意分解
xiào
1:(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2:同本义。
3:明白。
4:考查。考核。
5:授还,授。
6:显示;呈现。
7:效验,验证。
8:效劳,效忠。
9:摹仿;师法。
10:字又作傚。
11:功效;效果;结果。
12:经验。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1:(象形。据甲骨文,像一树旗。右边是柄,左边是飘带。本义:州里所建旗帜) 古代大夫、士所建旗帜,半赤半白,用来麾集人众。
2:不。
3:不要,别。
4:无,没有。与“有”相对 没得到;落空)。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
7:赶走;打发走。
8:抛弃,舍弃。
9:去世,死亡。
10: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11:逃离,逃亡。
12:驱逐。
13:胆小,畏缩。
14: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15: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效死勿去,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ào sǐ wù qù)。abcd式组合,效死勿去意思是:形容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一目标,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 强调忠诚和勇气,体现为了集体或他人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