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争惯战的解释
形容有能力争取并习惯于斗争,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竞争时勇敢且有经验。
出处
1.
《平鬼传》第15回:“自通姓名,就叫累鬼,能争惯战,有万夫不当之勇。”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句为“能争惯战,屡建奇功”。寓意
强调勇气和经验在面对挑战时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应对困难。
列子
1.
他在商场上能争惯战,最终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2.
小李在比赛中能争惯战,每次都能突破自己的极限。3.
面对困难,他总能争惯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4.
她在学术研究中能争惯战,不断发表高水平的论文。5.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表现得能争惯战,最终完成了项目。能争惯战的翻译
德语
fähig zu kämpfen und an Kämpfe gewöhnt
日语
争う力があり戦いに慣れている
法语
capable de lutter et habitué à la bataille
英语
able to contend and accustomed to battle
能争惯战的字意分解
néng
1:(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3:才能,能力。
4:有才能的人。
5:又。
6:形状。
7:能够,主、客条件具备,会作,会做,会完成。
8:会;善于。
9:友好,亲善;和睦。
10:忍受。
11:表示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
zhēng
1:(会意。金文字形,上为“爪”(手),下为“又”(手),中间表示某一物体,象两人争一样东西。从又,义同。本义:争夺)。
2:同本义。
3:辩论;争论。
4:争胜,争着。
5:争斗。
6:竞争;较量。
7:相差。
8:春秋时鲁国北城护城河名,又为北城门名 。也作“净”。
9:多用于诗、词、曲中,相当于“怎么”。
10:姓。
zhèng
1:“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guàn
1:(形声。从心,贯声。本义:习惯,惯常) 同本义。
2:纵容;迁就。
zhàn
1:(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2:同本义。
3:泛指搏斗,争斗,争胜负,比高低。
4:后作“颤”。发抖。
5:战争;战事。
6:姓。

能争惯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néng zhēng guàn zhàn)。abac式组合,能争惯战意思是:形容有能力争取并习惯于斗争,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竞争时勇敢且有经验。 强调勇气和经验在面对挑战时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应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