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死知己的解释
形容为知己而死,表达一种忠诚和深厚的情谊。
出处
1.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2.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描述荆轲为燕太子丹而死的故事。寓意
强调忠诚和义气的重要性,体现了为他人牺牲的精神。
列子
1.
为了救出被困的朋友,他士死知己,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火海。2.
在小说中,主人公为了报答恩人,士死知己,最终牺牲了自己。3.
为了保护家人,他士死知己,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4.
在电影里,男主角为了爱人,士死知己,勇敢地面对了危险。5.
在历史上,许多英雄为了国家和朋友,士死知己,留下了动人的传说。6.
~,怀此无忘。 ★三国·魏·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士死知己的翻译
德语
für seinen Freund sterben
日语
友のために死ぬ
法语
mourir pour son ami
英语
die for one's friend
士死知己的字意分解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sǐ
1:(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2:同本义。
3:为某事或某人而牺牲性命。
4:穷,尽。
5:拼死,拼命。
6:死板,不灵活。
7:牢牢固定的;移动不了或极难移动的。
8:甚;极。
9:死刑。
10:尸体。
11:主,主管。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j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2:天干的第六位。
3:借作“给”。

士死知己,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sǐ zhī jǐ)。abac式组合,士死知己意思是:形容为知己而死,表达一种忠诚和深厚的情谊。 强调忠诚和义气的重要性,体现了为他人牺牲的精神。